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中天山西段,有一处寓意为“婴儿”的地方——尼勒克县。去年10月,它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阶段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评选出的10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走进公众视野。生态文明的种子在“草原的故乡”萌芽了,而希望早已孕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迈开步子、蹚出路子,在全国各地发挥了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不仅让各地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还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地见效。


加强顶层设计,示范创建不断科学化规范化


十年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形成了国家先进指标引领、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的工作模式,建立起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和格局,推动“两山”转化实践向纵深发展。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综合考虑各地现有生态文明改革实践基础、区域差异性和发展阶段等因素,首批选择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作为试验区。截至目前,试验区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了一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例如,福建各类自然资源“一张图”管理、江西跨部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协调机制、贵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


此外,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了《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国家生态市、生态县(市、区)技术资料审核规范》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文件,指导各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362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136个地区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82个城市被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65家工业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落实。为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各地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四川省印发了《关于〈四川省省级生态县管理规程〉和〈四川省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的通知》,标志着四川省部署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从而形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体系。


北京市则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印发了《北京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储备库入库机制,指导各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


各地开展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共同探索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模式,使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效果显著


作为重要的实践平台,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本质是以创促建,通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一系列指标数据持续向好。


在大气环境方面,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比2015年上升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重污染天数减少53.6%。在水环境方面,2021年,全国地表水Ⅰ类—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4.9%,比2015年上升18.9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在土壤环境方面,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各地在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过程中,不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系统也得到持续修复。“脏乱差”被“美洁净”取代,一条条黑臭水体得到治理,一处处垃圾堆被清理干净,一座座矿山被修复得绿意盎然。


北京,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覆盖延庆、密云、门头沟、怀柔和平谷等5个生态涵养区,并延伸到中心城区。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8天,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78.9%,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深圳,福田区PM2.5年均浓度连续多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深圳河国考断面水质创有监测数据以来好水平,实现了天蓝地绿水清,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2988万亩,治理石漠化5234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1.51%,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88%,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放眼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上持续发力,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国家公园制度、生态红线制度一起,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筑牢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去年,我国宣布成立了包含三江源、大熊猫在内的批5个国家公园,建立健全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了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于去年7月基本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不仅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还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越来越稳固,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得到同步提升。


示范创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实践表明,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发展总体布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抓手,也在不断促进各地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改革任务落地。


一些地方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污染企业,新兴产业逐渐兴起。如江西省景德镇以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契机,着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重点推进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创新融合,打造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数字经济。长江九江段152公里的岸线上,临江1公里范围内小化工企业全部退出,不许新上任何化工项目。


一些地方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径越走越宽广。如青海省贵德县突出高原绿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惠民富民。围绕生态农牧业、绿色清洁工业、高原文化旅游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使区域自然价值加速转化。


不仅如此,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更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推广价值、能够有力促进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样板”,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福建省顺昌县有250万亩林地,长期以来因为管理碎片化、分散化,林农守着绿水青山却过着穷日子。当地借鉴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将分散的林地整合到森林生态银行,集约经营,推动生态资源资本转化。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浙江省龙游县浦山村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以民族特色和亲子游乐研学为产业定位,积极推进农村资源集中收储、产权交易。依托好风景,创新“政府+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多元业态风生水起。


如今,各地探索积累了“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4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以及“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生态补偿”8种典型实践模式,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不断形成,有力提升了地方绿色发展成色,推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我国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构建新时期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标准规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更坚定步伐。